# TechCrunch Disrupt 2025:Startup Battlefield 总决赛 —— 不同身份观众的精准参与指南
10 月 29 日举办的 TechCrunch Disrupt 2025 Startup Battlefield 总决赛,不仅是全球初创企业的巅峰对决,更是一场 “精准匹配需求” 的科技资源盛宴。无论是寻求融资的创业者、布局赛道的投资人,还是热爱科技的普通观众,都能在这场活动中找到专属价值点。本文将从 “参与决策 – 内容聚焦 – 价值落地” 三个层面,为不同身份观众提供定制化观看与参与方案。
一、参与决策:线上线下如何选?不同场景的最优解
针对不同需求与场景,线上直播与现场参与各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需结合自身身份与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1. 现场参与:高价值链接者的优先选择(推荐人群:创业者、投资人、行业从业者)
若你属于以下三类人群,现场参与的 50% 折扣门票(活动当天最后窗口期)值得优先考虑:
-
初创企业创始人 / 核心成员:现场可实现 “一次参与,三重收获”—— 与 5 支决赛团队直接交流,学习路演逻辑与商业模式设计;对接红杉资本、安德森・霍洛维茨等评委机构,获取潜在融资机会;在创新展区体验 Cluely 的 AI 法律工具、Solana 的 Web3 应用,寻找技术合作可能性。
-
投资人 / 投资经理:除了近距离观察决赛团队的 “临场反应”(这是线上直播难以传递的关键信息),还能在茶歇时段与埃拉德・吉尔等顶级投资人交流赛道观点,提前锁定优质项目。现场设置的 “投资人 – 项目对接区”,可直接与未进入决赛但潜力突出的初创团队初步洽谈。
-
科技行业从业者:旧金山 Moscone Center 现场的 “技术实操展区” 是核心亮点 ——Solana 团队将演示 “10 万 TPS 交易速度” 的实测效果,Cluely 将开放 AI 法律合同审查工具的试用权限,这些 “可触摸” 的技术体验,能帮助从业者直观判断前沿技术的落地成熟度。
现场参与小贴士:建议提前 1 小时到场,在 “嘉宾签到区” 附近等候,有机会与旧金山市长丹尼尔・卢里、Solana 联合创始人安纳托利・亚科文科等嘉宾进行简短交流;携带 20 份简洁版名片,在 “社交茶歇” 环节高效交换联系方式。
2. 线上直播:高效信息获取者的便捷选择(推荐人群:远程观众、时间紧张者、科技爱好者)
无法到场的观众,通过 YouTube 平台(太平洋时间 10:00-16:15)免费观看直播,同样能获取核心价值。以下三类人群可重点关注:
-
异地创业者:无需承担差旅成本,即可学习决赛团队的路演框架 —— 尤其是 “6 分钟路演 + 4 分钟问答” 的节奏把控,以及评委针对 “市场规模测算”“盈利模式可持续性” 的犀利提问,可直接用于优化自身项目的路演内容。
-
学生 / 科技爱好者:直播评论区的 “全球观众互动” 是独特优势 —— 来自不同国家的观众会分享对项目的多元看法,例如对 AI 医疗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讨论、绿色能源项目的政策适配性分析,能帮助拓展行业认知边界。
-
时间碎片化的职场人:直播支持 “关键环节回放”(TechCrunch 官网将在活动后 24 小时内上线),可重点观看 11:25 的总决赛路演与 16:00 的冠军揭晓,用 1 小时左右获取核心信息。
线上观看小贴士:提前在 TechCrunch 官网订阅 “直播提醒”,避免错过总决赛开始时间;准备好笔记本记录评委提问逻辑(如红杉资本合伙人常关注 “用户获取成本”“竞品差异化优势”),这些提问角度可作为自身项目复盘的参考框架。
二、内容聚焦:不同身份观众该盯哪些环节?
活动当天 10 个核心环节中,不同身份观众需聚焦的重点差异显著,精准锁定目标环节才能最大化价值。
1. 创业者必看的 3 个核心环节
-
10:30 埃拉德・吉尔分享:顶级投资人的赛道判断逻辑
重点记录两个维度 —— 早期投资 Perplexity、Character.AI 时看重的 “技术壁垒 + 场景刚需” 双重标准,以及对 “AI + 垂直行业”“Web3 基础设施” 的赛道判断。这些内容可直接用于:优化商业计划书的 “投资人关注模块”,调整项目的赛道定位,避免陷入 “技术炫技但无实际需求” 的误区。
- 11:25 总决赛路演:5 强争霸赛
以 “学习者” 视角观察三个细节 —— 团队如何用 6 分钟讲清 “问题 – 解决方案 – 数据验证”(例如 AI 医疗团队是否清晰说明 “降低误诊率” 的具体数据);面对评委 “盈利模式可持续性” 提问时的应对逻辑;PPT 设计的信息密度与视觉重点(避免过多文字,突出核心数据)。
- 15:00 罗伊・李(Cluely 创始人)分享:争议性创新与增长破局
重点关注 Cluely“通过争议性功能(AI 替代初级律师)快速获客” 的策略,以及 “用户反馈实时训练模型” 的迭代方法。这对早期创业团队 “低成本获客”“快速迭代产品” 具有直接借鉴意义。
2. 投资人重点关注的 2 个环节
- 10:55 Startup Battlefield 校友回归:geCKo Materials 分享
从 2024 年参赛到与特斯拉合作量产,geCKo Materials 的发展路径能反映 Disrupt 平台对项目的 “赋能效果”,可作为评估 2025 年决赛团队潜力的参考标杆。同时关注其 “B 轮融资后的业务调整”,判断类似技术型项目的成长规律。
- 11:25 总决赛评委问答环节
重点分析评委对 “市场规模”“团队执行力”“技术护城河” 的提问深度 —— 例如红杉资本合伙人可能追问 “用户留存率的行业对比数据”,Box CEO 亚伦・莱维可能关注 “产品与现有生态的兼容性”。这些提问方向可辅助判断项目的潜在风险与优势。
3. 科技爱好者不容错过的 2 个亮点环节
- 14:15 安纳托利・亚科文科(Solana 联合创始人)分享:加密货币的 “实用化” 转型
无需专业背景也能理解的核心信息 ——Solana “10 万 TPS 交易速度”“Gas 费降低 90%” 对普通用户的影响(例如跨境支付成本下降、Web3 应用加载速度提升),以及 “现实世界金融(RWAs)” 应用案例(如供应链金融效率优化),可直观感受加密技术的落地价值。
- 15:30 特里斯坦・汤普森分享:运动员跨界科技创业
NBA 冠军的跨界视角极具趣味性 —— 如何将 “运动员对用户体验的敏锐感知” 融入 AI 训练 APP 设计,以及 “体育 IP + 科技产品” 的结合模式(如 Basketball Fun 的 AI 训练工具如何通过球星影响力获客),展现科技与不同领域融合的可能性。
三、价值转化:如何将观看内容转化为实际收获?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参与,只有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参与价值。
1. 创业者的行动清单
- 整理埃拉德・吉尔、罗伊・李分享中的 “赛道判断标准” 与 “增长策略”,24 小时内完成自身项目的 “对标复盘”,调整商业计划书;
-
若线上观看,可在 TechCrunch 官网找到决赛团队的联系方式,发送 “观赛学习函”,表达合作或交流意愿(例如 “学习贵团队路演中的 XX 亮点,希望探讨 XX 领域的技术合作”);
-
记录评委对决赛团队的 “否定性提问”(如 “盈利模式依赖单一客户”),检查自身项目是否存在类似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2. 投资人的跟进步骤
-
活动结束后 48 小时内,梳理决赛团队的 “核心数据”(市场规模、用户增长、技术壁垒),结合现场观察的 “团队表现”(如抗压能力、逻辑清晰度),筛选出 2-3 个重点跟进项目;
-
针对埃拉德・吉尔提到的 “AI + 垂直行业”“Web3 基础设施” 赛道,整理近期行业报告,结合决赛项目的技术方向,调整赛道布局比例;
-
联系 TechCrunch 主办方,获取未进入决赛但在 “展区人气较高” 的初创项目名单,拓展项目来源。
3. 科技爱好者的认知升级
-
用 “技术落地成熟度” 框架梳理活动内容:将 Solana 的 Web3 技术、Cluely 的 AI 法律工具、AI 医疗团队的解决方案,按 “已量产 – 试点中 – 概念期” 分类,建立对 2025 年科技趋势的直观认知;
-
参与 YouTube 直播评论区的 “观点讨论”,例如针对 “AI 是否会替代初级法律岗位” 的争议,结合罗伊・李的分享发表看法,在交流中深化理解;
-
关注 TechCrunch 后续发布的 “冠军团队发展追踪报道”,对比自身观赛时的判断与实际发展,提升对科技项目的评估能力。
结语:一场 “按需取用” 的科技盛宴
TechCrunch Disrupt 2025 Startup Battlefield 总决赛的价值,在于它为不同身份观众提供了 “各取所需” 的可能性 —— 创业者能学到实战经验,投资人能发现优质项目,爱好者能感知科技温度。无论选择线上还是线下参与,关键在于 “带着目标看内容,带着思考做转化”,让这场科技盛会真正成为自身成长或业务发展的 “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