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杉博塔敲警钟:别追高估值!我们只投 “能穿越泡沫的疯子”
“追逐虚高估值就像喝毒药解渴 —— 短期痛快,终会致命。”2025 年 11 月 2 日,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US/Europe)全球管理合伙人罗洛夫・博塔(Roelof Botha)在 TechCrunch 专访中抛出尖锐警告。恰逢 L3Harris 前高管因追逐黑市暴利身陷囹圄、AI 行业 3 亿种子轮狂热未消的敏感时刻,这位主导过对 Airbnb、Stripe 等巨头投资的资本大佬,用红杉最新 9.5 亿美元基金的 “精选策略” 传递明确信号:科技圈的估值泡沫正在破裂,只有拒绝短期诱惑的创造者才能活下来。
预警核心:高估值是 “甜蜜的陷阱”,已拖垮一批公司
博塔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行业现状的冷峻观察。他在专访中直言,2025 年三季度 AI 初创公司平均估值较去年暴涨 300%,但超过 60% 的企业营收增速不足 20%,这种 “估值与基本面的背离” 正在制造灾难。“有创始人拿着仅 100 万美元营收的报表,却要求 20 亿美元估值,理由是‘AI 赛道就该有溢价’。” 博塔的语气带着无奈,“更可怕的是,有人为了凑够高估值对应的业绩,不惜伪造数据、透支客户关系 —— 这和珀金斯为暴利出售漏洞的逻辑本质上没区别,都是被短期利益绑架。”
他以近期陷入困境的趣睡科技为例:这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市盈率高达 65 倍,是行业均值的 4 倍以上,但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仅 19.43%,且超六成收入依赖单一渠道。“当股东开始折价 16% 清仓减持,就说明市场已经看穿了估值泡沫。” 博塔强调,红杉内部有个 “估值健康度公式”:企业估值不应超过未来三年可实现营收的 10 倍,且研发投入占比需控制在营收的 30% 以内 —— 这两个标准,正在成为红杉筛选项目的 “生死线”。
这种警惕背后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博塔坦言,2022 年红杉在 FTX 投资中损失超 2 亿美元,正是因为被加密货币行业的虚假估值迷惑。“那次教训让我们彻底明白:比起‘看起来很美’的估值,‘能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核心。”
红杉对策:9.5 亿新基金 “逆向操作”,只投早期 “异常者”
在发出警告的同时,红杉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应对策略:同日宣布成立两只总规模 9.5 亿美元的新基金,其中 7.5 亿美元投向 A 轮,2 亿美元聚焦种子轮,规模与三年前基本持平,与行业 “基金越募越大” 的趋势形成反差。
“这不是收缩,是精准聚焦。” 博塔解释,红杉的策略核心是 “回到早期、绑定创始人”—— 在企业估值尚未被市场炒作前入场,通过深度赋能锁定长期价值。红杉早期投资合伙人巴尔干斯基补充了具体案例:2024 年红杉以 1 亿美元估值投资 AI 初创企业 Reflection AI,随后不仅提供资金,还直接安排创始人与英伟达 CEO 黄仁勋对接资源。一年后,这家公司获得英伟达 5 亿美元投资,估值飙升至 80 亿美元,而红杉因早期介入获得了丰厚回报。
这种 “精选模式” 在当前市场尤为关键。博塔透露,2025 年红杉收到的种子轮项目申请同比增长 40%,但投资率从 15% 降至 8%。“我们拒绝了很多‘跟风型’项目 —— 比如只是把传统软件加个‘AI 前缀’,却拿不出真正的技术突破。” 他强调,红杉眼中的优质标的必须具备两个特质:一是 “异常的创始人”,即对行业有颠覆性思考,而非追逐热点;二是 “可验证的价值”,比如能解决真实产业痛点,而非停留在概念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策略与红杉 2023 年的区域独立改革形成呼应。“美欧、中国、印度 / 东南亚三大区域各自独立运营后,我们能更敏锐地捕捉本地早期机会,避免因总部决策滞后错过优质项目。” 博塔说。
行业启示:泡沫退潮时,“活下去” 的三个关键
博塔的警告与红杉的策略,为狂热中的科技圈提供了 “降温指南”,尤其与前序案例形成深刻对照:Luminar 因战略失焦、烧钱失控陷入危机,珀金斯因追逐短期暴利触犯法律,而红杉的选择揭示了 “穿越周期” 的生存逻辑。
博塔在专访中总结了三个核心启示。首先,拒绝 “估值绑架” :不要为了追求高估值接受不合理的投资条款,比如过度对赌、稀释控制权。“曾有创始人拿了‘估值翻倍’的投资,却被迫放弃核心技术路线,最终项目失败 —— 估值是结果,不是目标。”
其次,构建 “非对称优势” :要么有 Reflection AI 那样的核心技术,要么有摆脱单一依赖的商业模式,就像趣睡科技的教训所警示的,“单腿走路的企业,再高的估值也站不稳”。
最后,选择 “长期伙伴” :投资者不应只是 “给钱的人”,而应是 “能一起解决问题的人”。博塔以红杉对 Stripe 的投资为例:从初创期到 IPO,红杉不仅提供资金,还帮助对接商户资源、优化商业模式,这种 “陪伴式投资” 才能穿越周期。
资本反思:从 “追泡沫” 到 “造价值”,科技圈需要 “慢下来”
博塔的发声,本质上是资本圈对 “短期主义” 的集体反思。从 AI 行业的 3 亿种子轮狂欢,到零日漏洞的千万级黑市交易,再到初创企业的估值虚火,2025 年的科技圈正在经历一场 “价值观回归”—— 正如博塔所言:“技术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是炒作;资本的意义在于赋能,而不是套利。”
这种反思与监管层面的动作形成呼应。此前美国司法部因珀金斯案启动 “零日盾牌” 行动,如今红杉用基金策略引导行业理性,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当技术红利期过去,只有守住价值底线、拒绝短期诱惑的玩家才能存活。
专访最后,博塔用一句话总结了红杉的投资哲学:“我们寻找的不是‘能在泡沫中跳舞的人’,而是‘能在退潮后建好船的人’。” 这句话或许能给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敲响警钟:在估值的游戏中,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 “卖得贵” 的人,而是 “做得久” 的人。目前,红杉的 9.5 亿美元新基金已开始布局,首批投资聚焦 AI 基础设施、工业软件等硬科技领域 —— 一场 “去泡沫、重价值” 的资本洗牌,已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