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据TechCrunch报道,丹麦支付服务初创公司FlatPay正式加入欧洲金融科技独角兽俱乐部,公司估值突破10亿美元(具体达15亿欧元,约合17.5亿美元)。这家专注于为中小微企业(SMBs)提供银行卡支付解决方案的企业,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独角兽突破,其以“固定交易费率”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快速抢占欧洲支付市场份额,成为Adyen等行业巨头的有力挑战者。
三年冲刺独角兽:用户量激增8倍,年营收超1亿欧元
FlatPay的成长速度堪称惊人。2024年4月时,其服务的商户数量仅为7000家,而截至2025年11月,这一数字已飙升至6万家,短短一年半增长超8倍,覆盖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用户量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推动营收攀升——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桑德·扬卡-延森(Sander Janca-Jensen)透露,FlatPay在2025年10月实现年经常性收入(ARR)突破1亿欧元(约合1.16亿美元),且目前该收入正以日均近100万欧元(约116万美元)的速度增长。
对于达成独角兽这一里程碑,扬卡-延森虽表示自豪,但更看重营收增长目标。他明确提出2026年战略规划:计划将ARR再增长300%,力争年末实现4亿至5亿欧元(约4.64亿至5.8亿美元)的年经常性收入,进一步巩固在中小商户支付领域的地位。
差异化破局:固定费率+线下上门,直击中小商户痛点
在欧洲支付市场,FlatPay面临着Adyen(荷兰支付巨头,规模远超FlatPay)、PayPal、Stripe、SumUp等老牌企业及新兴垂直领域玩家的激烈竞争。而其能快速突围的关键,在于精准抓住中小商户的核心需求——简化支付流程与透明定价。
不同于行业内常见的阶梯式费率或复杂手续费结构,FlatPay为中小商户提供“固定交易费率”模式,配合银行卡终端与POS系统,让商户无需担忧隐性成本。更具特色的是,公司采用“线下上门”的客户获取策略:销售人员携带纸笔(用于清晰讲解定价)和银行卡终端(用于即时演示)上门服务,确保商户“即了解即能用”。扬卡-延森形象地表示:“每个销售人员都带着这样的手提箱,这就是我们敲开商户大门的钥匙。”
这种“简单化+场景化”的服务理念,精准契合了中小商户的痛点。数据显示,中小商户占欧洲企业总数的99%,但长期面临传统支付服务商定价过高、系统复杂等问题。FlatPay通过“透明定价+即时落地”的组合拳,成功吸引大量商户迁移,即便客户获取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还需配套24/7客户支持),仍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速度。
1.45亿欧元新融资加持:扩市场、增人力,剑指荷兰等新区域
尽管目前尚未实现盈利,FlatPay仍凭借强劲增长势头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筹集1.45亿欧元(约合1.69亿美元)。本轮融资由AVP Growth、Smash Capital领投,Dawn Capital(曾主导FlatPay 4700万欧元B轮融资)跟投,德国足球运动员马里奥·格策也曾参与其此前融资。
对于新资金的用途,FlatPay有着明确规划:一方面将继续深耕现有市场(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优化支付服务体验;另一方面计划在2026年拓展1-2个新市场,尽管扬卡-延森未明确具体区域,但公司近期的招聘信息显示,荷兰大概率成为下一个进军目标。
人力扩张也将同步推进。FlatPay目前拥有1500名员工(内部称为“Flatpayers”),计划到2026年底将团队规模翻倍。公司甚至在新闻稿中提出“2029年营收与员工数量均增长10倍”的长期目标,这种“人力与业务同步扩张”的策略看似特殊,实则与其“线下上门服务”的模式高度匹配——更多员工意味着能覆盖更多区域的商户,加速市场渗透。
未来布局:试水AI与银行业务,渐进式拓展生态
在AI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FlatPay并未完全缺席——目前已将AI技术应用于实时支付功能,并正在测试语音AI代理服务,以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但与激进的技术投入不同,公司更倾向于“渐进式创新”,避免让中小商户因功能复杂而却步。
长期来看,FlatPay计划进一步拓展金融科技生态,推出包含银行卡与账户服务的银行套件,逐步从“支付服务商”向“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扬卡-延森用“一口一口吃掉大象”比喻这一过程:“我们希望中小商户能逐步适应新服务,而不是被复杂功能淹没,这种稳步推进的方式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FlatPay的崛起,不仅为欧洲金融科技行业注入新活力,也为中小商户支付服务提供了差异化范本。随着新融资到位与市场扩张,这家年轻的独角兽有望在欧洲支付市场掀起更大波澜,与行业巨头的竞争或将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