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落地双样本:旧金山争当试验场,UNC校长掌舵AI转型

# 科技落地双样本:旧金山争当试验场,UNC 校长掌舵 AI 转型

在 2025 年 10 月末的科技圈,“落地实践” 成为核心关键词。一边是旧金山市长在 TechCrunch 发声,力推城市成为新兴科技 “试验场”;另一边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临时校长李・罗伯茨在播客中详解高校 AI 转型路径。这两股来自城市治理与高等教育的力量,与 TechCrunch Disrupt 展会上 TATTD 的创意实践形成呼应,共同勾勒出科技从概念走向应用的多元图景。

旧金山:从科技沃土到 “试验场”,市长押注新兴技术落地

2025 年 10 月 29 日,旧金山市长丹尼尔・卢里在接受 TechCrunch 专访时抛出重磅主张:“旧金山不仅要做科技发源地,更要成为全球首个新兴技术‘法定试验场’。” 这一表态并非空谈,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已落地的实践之上,为这座正经历科技行业波动的城市注入强心剂。

卢里在采访中直言,“试验场” 定位是对旧金山核心优势的精准激活。作为 AI 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策源地,该市近期密集释放政策红利:4 月刚批准谷歌旗下 Waymo 无人驾驶汽车驶入长期禁行的核心商圈市场街,成为全球首个在繁华步行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的城市;7 月又联合微软向 3 万名市政员工全面推送基于 GPT-4o 的 Copilot Chat 工具,覆盖护士、社工等一线岗位,将行政工作效率提升 40% 以上。“我们不搞纸上谈兵,而是让新技术直接在城市治理中接受检验。” 卢里举例称,自动驾驶车辆在市场街的试运行数据显示,高峰时段通行效率较传统出租车提升 27%,交通事故率降低 64%,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了一手依据。

这一战略更暗含对当前科技行业环境的应对。就在卢里发声前两天,旧金山本土 AI 初创公司 Gupshup 传出年内第二轮裁员消息,累计裁撤近半数员工,凸显行业寒冬下的生存压力。“企业需要真实场景验证技术,城市需要技术解决治理难题,这是双赢。” 卢里透露,旧金山正针对 AI 医疗诊断、区块链政务等 12 个领域制定 “容错式监管框架”,允许企业在划定安全边界内开展试点,失败成本由政府专项基金部分承担。此举已吸引 OpenAI、Cruise 等 23 家科技企业签约,计划在 2026 年推出首批民生服务试点项目。

对于外界担忧的 “技术失控风险”,卢里强调 “安全是试验的前提”。以市政 AI 工具为例,与微软的合作特别强化了数据隔离机制,所有员工使用 Copilot Chat 处理的敏感信息均不会流入训练数据池,且全程接受第三方安全审计。这种 “开放试点 + 刚性监管” 的模式,被业内视为平衡创新与风险的范本。

UNC 校长罗伯茨:高校 AI 转型,要 “用起来” 更要 “立规矩”

同日,UNC 临时校长李・罗伯茨在 TechCrunch 播客节目中,分享了高校在 AI 时代的转型思路,与旧金山的实践形成 “产学研” 呼应。这位上任不久的管理者,正推动这所传统名校加速拥抱生成式 AI,其核心策略可概括为 “应用先行、制度护航”。

罗伯茨在播客中透露,UNC 已组建跨学科的生成式 AI 委员会,汇聚 faculty、校友与企业代表,聚焦三大任务:优化 AI 教学工具、规范科研伦理、培养技术人才。这一动作源于他上任后对师生需求的调研:“80% 的教授希望用 AI 辅助课程设计,但 70% 的人担心学术诚信问题;学生对 AI 论文工具需求强烈,却缺乏系统的使用指导。” 为此,学校已推出两项标志性举措:在计算机系开设 “生成式 AI 工程” 微专业,课程内容与微软、IBM 等企业联合开发;同时上线 AI 学术助手平台,既能辅助学生 brainstorm 论文框架,又能自动检测内容原创性。

“高校不能只做 AI 研究的‘旁观者’,更要成为技术应用的‘练兵场’。” 罗伯茨特别提到与当地医院的合作项目:医学院学生正使用定制 AI 工具分析病理切片,其准确率在对比测试中已接近资深医师,但系统会自动标注 “AI 辅助结论”,确保最终诊断由人类医生把控。这种 “人机协同” 的实践模式,既发挥了技术优势,又守住了行业底线。

在制度建设上,UNC 走在了全美高校前列。生成式 AI 委员会已起草《学术 AI 使用指南》,明确禁止用 AI 直接生成作业、论文等核心成果,但鼓励用于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辅助工作。针对科研领域,学校要求所有 AI 生成的实验数据必须附带 “技术溯源报告”,详细说明算法模型与训练数据来源。“技术发展越快,规矩越要清晰。” 罗伯茨的这一观点,与旧金山的 “监管先行” 思路异曲同工。

双轮驱动:科技落地的 “旧金山 – UNC 模式” 启示

从城市到高校,旧金山与 UNC 的实践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认知:新兴技术的价值,终究要在具体场景中实现。旧金山的 “试验场” 战略,解决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 ——Waymo 的自动驾驶技术若未在市场街接受真实交通考验,便无法真正成熟;而 UNC 的 AI 转型,则为技术应用培养了 “合格使用者” 与 “规则制定者”,避免出现 “技术超前、认知滞后” 的断层。

这种 “城市提供场景、高校培养人才” 的双轮驱动模式,恰是 TechCrunch Disrupt 展会上初创企业最需要的生态支撑。正如 TATTD 通过展会场景验证商业模式,科技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样需要旧金山这样的 “试验土壤” 与 UNC 培养的 “创新人才”。卢里在专访中也明确表示,将与加州高校联盟合作,为 AI 试点项目定向输送技术人才,而罗伯茨则透露 UNC 正与旧金山科技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真实场景的技术落地。

在科技行业经历裁员潮、亟需信心的当下,这样的实践更具现实意义。它证明技术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能通过 “城市试验 + 高校赋能” 的路径,转化为治理效能、教育质量与经济活力。正如罗伯茨在播客结尾所言:“无论是城市还是高校,拥抱科技的关键不在于‘用不用’,而在于‘怎么用得好、管得住’。” 这或许正是 2025 年科技落地最珍贵的经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