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ka创始人募资2000万!Wabi横空出世,要做“应用界的YouTube”

# Replika 创始人募资 2000 万!Wabi 横空出世,要做 “应用界的 YouTube”

当苹果斥资 10 亿美元为 Siri “换脑” 的巨头博弈占据科技头条时,另一股颠覆力量正在硅谷悄然生长。2025 年 11 月 5 日,据 TechCrunch 报道,全球首个 AI 陪伴应用 Replika 的创始人 Eugenia Kuyda 宣布推出全新项目 Wabi,并已完成 2000 万美元种子前融资。这个被 Kuyda 定义为 “应用界的 YouTube” 的平台,通过 AI 驱动的 “零代码创作 + 社交共享” 模式,让普通人仅凭自然语言提示词就能生成专属应用,标志着软件创作正式进入 “全民共创” 时代。

核心颠覆:从 “代码门槛” 到 “想法变现”,重构应用创作逻辑

Wabi 的革命性在于彻底打破了技术壁垒对软件创作的垄断。不同于苹果、谷歌等巨头聚焦的 “AI 能力升级”,Kuyda 将目光投向了 “创作权下放”—— 就像 YouTube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视频创作者,Wabi 试图让应用开发从工程师专属变为大众日常。其核心运作逻辑在典型创作场景中清晰可见:

  1. 自然语言驱动生成:用户无需掌握任何编程知识,只需输入精准提示词即可启动创作。例如输入 “帮我做一个记录宠物饮食、生成健康报告的 AI 应用,包含拍照上传、体重追踪功能”,系统会在 30 秒内自动生成包含界面设计、数据库架构与核心功能的完整应用,用户可直接调整配色、按钮位置等视觉元素。

  2. 社交化共享流通:生成的应用自动同步至 Wabi 社区,其他用户可进行点赞、评论、收藏,甚至基于原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若用户 A 创作的 “旅行预算计算器” 获得高热度,用户 B 可在此基础上添加 “景点门票比价” 模块,形成新作品并标注 “基于 @A 的创作改编”,这种协作模式与 YouTube 的视频二创生态高度相似。

  3. 个性化场景适配:平台内置行业模板库与智能优化引擎,能根据用户提示词自动匹配最优功能组合。测试数据显示,针对 “个人学习计划”“家庭账单管理” 等高频场景,生成应用的可用性评分达 8.2/10,远超传统零代码平台的平均水平。

“YouTube 让视频创作脱离了专业设备与剪辑技术的束缚,Wabi 要做的就是让应用开发摆脱代码的枷锁。”Kuyda 在融资发布会上表示,软件不应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而应成为 “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工具”。目前 Wabi 已启动小规模测试,内测用户累计生成超 1.2 万个应用,其中 “AI 情绪日记”“小众书籍推荐器” 等创意作品已形成传播效应。

技术支撑:AI 生成引擎与社交生态的双重突破

Wabi 的落地得益于两大核心技术支撑,其底层逻辑与苹果 “组件化重构 Siri” 的思路形成有趣呼应 —— 均通过技术模块化与生态化设计实现效率跃升,但前者聚焦 “创作端赋能”,后者侧重 “服务端升级”。

多模态 AI 生成引擎:应用创作的 “超级大脑”

Wabi 的核心技术是 Kuyda 团队自主研发的 “应用生成大模型”,该模型基于 Replika 积累的 3500 万用户交互数据训练,融合了界面设计、功能逻辑与用户体验的三重理解能力。与 Replit、Cursor 等传统零代码平台相比,其突破点在于:

  • 意图精准解析:能深度理解模糊需求背后的真实诉求。当用户输入 “做一个适合学生的时间管理工具”,模型会自动关联 “番茄钟”“作业提醒”“手机使用限制” 等高频功能,而非简单执行字面指令;

  • 动态适配优化:生成应用后持续监测用户使用数据,例如发现用户频繁手动记录学习时长,会主动推送 “自动计时模块” 升级建议;

  • 跨场景功能整合:支持调用第三方 API 与硬件能力,用户生成的 “健身计划应用” 可直接接入 Apple Health 读取心率数据,或关联外卖平台推荐运动后餐食。

去中心化社交架构:创意流通的 “加速网络”

Wabi 借鉴了 YouTube 的算法推荐逻辑,但针对应用场景做了关键优化:采用 “兴趣图谱 + 创作关系” 双维度推荐,既向用户推送符合其使用偏好的应用(如向宠物主人推荐各类宠物管理工具),也会挖掘 “潜力新作品”—— 内测期间,一个由高中生创作的 “错题自动分类整理器” 通过算法推荐获得 10 万 + 使用量,印证了去中心化分发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平台建立了清晰的创作权益保护机制:所有二次创作需标注原作者,原作品获得的赞赏收益可按比例分成。这种设计既保障了原创动力,又降低了创意流通的摩擦成本,与苹果在 Siri 合作中强调的 “数据隔离” 形成对比 —— 前者追求 “创意开放共享”,后者坚守 “隐私安全边界”,折射出不同赛道的 AI 应用逻辑。

资本认可:明星投资人押注 “创作民主化”

此次 2000 万美元种子前融资的投资人阵容堪称豪华,涵盖了科技圈多位意见领袖:AngelList 联合创始人 Naval Ravikant、Y Combinator CEO Garry Tan、Twitch 联合创始人 Justin Kan、Notion 联合创始人 Akshay Kothari 等均在列。投资人的信心不仅源于 Kuyda 的过往战绩(Replika 累计获得 3500 万用户),更看重 Wabi 对互联网生态的重构潜力。

“Andreessen Horowitz 错过了 Replika 的早期投资,这次绝不会再错过 Wabi。” 该机构合伙人 Anish Acharya 直言,Kuyda 对消费者需求的预判能力堪称 “罕见”,她在 AI 陪伴领域验证了情感需求的商业价值,如今又精准捕捉到 “普通人创作欲与技术门槛的矛盾”。投资人普遍认为,Wabi 的潜力在于 “让软件创作大众化”,就像短视频重塑内容生产一样,应用创作的民主化可能催生全新商业模式与生态机会。

行业冲击:互联网生态的 “创造力觉醒”

Wabi 的出现恰逢苹果、谷歌等巨头主导的 “AI 军备竞赛” 阶段,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比巨头合作更为深远。如果说苹果与谷歌的合作是 “存量能力优化”,Wabi 则是 “增量生态激活”,其行业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破解 “应用同质化” 困局

当前应用市场充斥着功能相似的标准化产品,而 Wabi 的个性化生成能力正打破这一僵局。内测数据显示,平台生成的应用中,73% 属于 “长尾小众场景”(如 “手账贴纸 AI 生成器”“复古游戏攻略管理器”),这些满足细分需求的作品难以被大厂关注,却精准填补了市场空白。这与苹果 Siri 追求 “通用智能助手” 的方向形成互补,共同丰富了 AI 应用的生态版图。

重构 “创作者经济” 版图

Wabi 计划通过 “高级功能订阅 + 创作者赞赏” 实现商业闭环,且明确表示 “永不引入广告”。Kuyda 强调:“我希望 Wabi 的体验是愉快的,不被商业打扰。” 目前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扩充产品团队与补贴用户使用成本,未来可能推出 “创作者分成计划”—— 优质应用的开发者可从用户付费升级中获得收益,这种模式有望培育出一批 “非专业出身的顶级应用创作者”。

激活 “互联网创新基因”

投资人 Justin Kan 将 Wabi 比作 “互联网早期精神的回归”:“就像 2000 年代初人人都能搭建个人网站,Wabi 让软件创作重新变得自由、混乱又充满创造力。” 在巨头主导的封闭生态逐渐固化的当下,这种去中心化的创作平台可能成为创新的 “鲶鱼”,倒逼大厂开放更多技术能力,甚至影响苹果、谷歌等企业的生态策略。

现实挑战:理想与落地的三重考验

尽管前景可期,Wabi 仍面临技术成熟度、生态治理等现实挑战,这与苹果 “外购 AI 技术需平衡体验与隐私” 的困境本质相通 —— 创新往往伴随着待解的难题。

生成质量的 “稳定性瓶颈”

目前 Wabi 对复杂功能的支持仍有局限,例如生成 “多用户协同办公” 类应用时,常出现数据同步延迟、权限管理漏洞等问题。Kuyda 坦言团队正重点改进模型的 “逻辑严谨性”,计划通过引入用户反馈数据持续优化生成算法,但短期内可能难以完全满足专业级需求。

生态治理的 “合规难题”

开放创作必然面临内容审核挑战。若用户生成包含隐私收集、虚假信息传播等风险的应用,平台需承担监管责任。目前 Wabi 已建立 AI 预审 + 人工复核的双重审核机制,但如何在保障合规的同时不抑制创作活力,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平衡艺术。

用户习惯的 “教育成本”

尽管操作门槛极低,普通用户仍需学习 “如何精准描述需求” 才能生成满意的应用。内测中约 40% 的初始提示词因表述模糊导致生成效果不佳,平台需通过模板引导、示例展示等方式降低学习成本,这一过程可能需要 6-12 个月的市场培育期。

结语:AI 时代的 “创作平权” 革命

从苹果为 Siri “租脑” 的巨头务实主义,到 Wabi 下放创作权的全民创新浪潮,AI 技术正沿着 “能力升级” 与 “权利下放” 两条主线并行演进。Kuyda 的野心远不止打造一个工具平台 —— 她试图通过 Wabi 重建互联网的 “创造力基础设施”,就像 YouTube 彻底改变了内容生产格局,Wabi 可能让 “人人都是开发者” 从口号变为现实。

正如 Andreessen Horowitz 合伙人 Anish Acharya 所言:“当软件创作的门槛降到‘会说话就能做’,我们无法想象会催生多少颠覆式创意。”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打开手机,屏幕上不再是大厂推送的标准化应用,而是亲友分享的 “专属工具”、社区热传的 “创意作品”—— 那时的互联网,将重回那个充满野性与活力的创新原点,而这正是 Wabi 最动人的价值所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