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万孩子的虚拟地狱?得州起诉Roblox:纵容恋童癖,用儿童安全换增长

# 3400 万孩子的虚拟地狱?得州起诉 Roblox:纵容恋童癖,用儿童安全换增长

就在福特为电动皮卡项目的生死抉择纠结时,另一场关于 “底线” 的审判已在科技圈拉开序幕。11 月 7 日,TechCrunch 援引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公告披露,该州已对元宇宙平台 Roblox 提起重磅诉讼,指控其蓄意隐瞒平台安全风险,“将利润和用户增长置于数百万儿童的安全之上”,任由平台沦为 “恋童癖者的数字游乐场”。这是继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之后,又一州政府对 Roblox 发起的法律追责,而此时距离加州 10 岁女孩因该平台被诱拐案曝光仅过去 7 个月。

这个市值高达 920 亿美元、号称 “全球最安全儿童平台” 的巨头,正被一连串性侵、绑架案件与监管调查拖入信任深渊。当 3400 万 13 岁以下儿童在虚拟世界中搭建乐园时,他们不知道的是,暗处的掠食者早已通过松散的审核系统,将这里变成了狩猎场。

诉讼直击:得州的 “七宗罪” 指控

得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在诉讼声明中用 “触目惊心” 形容 Roblox 的安全漏洞,这份长达数十页的起诉文件,结合做空机构与警方的调查证据,清晰列出了平台的四大核心罪状:

1. 欺骗性安全宣传:“全球最佳审核” 实为摆设

Roblox 曾向公众宣称拥有 “行业领先的安全体系”,包括 “审核每一张图片、视频和音频”“数分钟内处理违规内容” 等承诺。但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做空机构 Hindenburg 的卧底调查发现,平台上存在 900 多个以恋童癖富豪杰弗里・爱泼斯坦命名的变体账户,部分账号直接标注 “我引诱未成年人”,却能长期活跃并获取游戏徽章。更讽刺的是,搜索 “Adult” 关键词可直接找到 38 个传播儿童色情内容的群组,最大群组成员达 10.3 万人,其中一个群组已存在 15 年未被封禁。

“这不是技术疏漏,而是故意为之的监管放水。” 帕克斯顿在声明中强调,Roblox 的安全宣传构成了对家长的系统性欺骗。

2. 零门槛注册:恋童癖的 “隐身斗篷”

平台的匿名注册机制被指控为 “为掠食者提供保护”。与其他社交平台不同,Roblox 注册无需真实姓名、邮箱或电话验证,仅需随意填写生日即可完成账号创建,性犯罪者可轻松伪造未成年人身份潜入。得州检方提供的证据显示,2025 年初爱荷华州的性侵案中,37 岁的嫌疑人正是通过伪造 13 岁身份,在平台潜伏 4 个月后诱拐并性侵了一名女孩。

“匿名性保护了儿童隐私,更保护了色狼的隐私。” 网络安全专家在法庭证词中指出,这种设计使警方追查平台掠食者的难度增加了 3 倍以上。

3. 审核系统形同虚设:12 美元时薪的外包防线

Roblox 将大部分内容审核外包给亚洲呼叫中心,审核员时薪仅 12 美元,却需处理海量儿童性骚扰投诉,且缺乏屏蔽违规账号的实权。前员工爆料,平台声称的 “AI 实时扫描” 存在致命漏洞:13 岁以下用户的 “好友私信” 默认不扫描,而掠食者正是利用这一漏洞发送性暗示内容,再将聊天转移至 Discord 等其他平台。

更令人发指的是,用户上传的色情图片、“殴打孕妇” 等暴力内容,竟能通过审核出现在标注 “9 岁以上” 的游戏中。得州检方统计,2023 年至今,平台已发生至少 20 起由虚拟接触引发的线下性侵、绑架案,受害者最小仅 7 岁。

4. 刻意弱化安全功能:增长 KPI 压垮保护措施

诉讼文件揭露了 Roblox 内部的 “致命取舍”:前高级产品设计师证实,管理层曾明确拒绝 “开启陌生人聊天限制” 的建议,理由是 “会影响用户活跃度”;“家长控制” 功能默认关闭,且需经过 6 步复杂操作才能启用,导致仅 3% 的家长真正激活该功能。2024 年平台为降本增效,将人工审核团队缩减 40%,转而依赖 AI 审核,但员工测试发现,AI 对隐晦的性暗示信息识别率不足 15%。

“Roblox 的账本写得很清楚:用户增长比儿童安全更值钱。” 帕克斯顿在新闻发布会上怒批,这种价值观直接促成了未成年人的 “广泛性剥削”。

血色案例:从虚拟聊天到现实噩梦

得州的起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多起令人心碎的现实悲剧之上。这些案例揭示了 Roblox 如何成为 “线上狩猎场” 与 “线下犯罪跳板” 的连接点:

1. 加州 10 岁女孩绑架案:4 个月的 “情感操控”

2025 年 4 月,加州一名 10 岁女孩在 Roblox 上结识 27 岁男子纳瓦尔,对方通过发送虚拟礼物、甜言蜜语建立信任,随后将聊天转移至 Discord 并进行隔空猥亵。在获取女孩信任后,纳瓦尔深夜开车将其诱拐至 250 英里外,直至 8 小时后才被警方解救。尽管纳瓦尔辩称 “以为女孩已成年”,却同时承认 “若对方愿意可发生关系”。女孩父母在诉讼中痛斥:“Roblox 构建了一个有毒环境,让孩子陷入数字与现实的双重噩梦。”

2. 爱荷华州性侵案:伪装未成年人的 37 岁恶魔

同年 5 月,爱荷华州 13 岁女孩被 37 岁男子马丁从家中诱拐并反复性侵。调查显示,马丁在 Roblox 上伪装成 14 岁少年,用 4 个月时间进行情感操控,发送性暗示图片并声称 “深爱对方”,最终以 “见面送礼物” 为由实施犯罪。女孩家长悲愤质问:“若平台有基本的年龄验证,这场灾难本可避免。” 目前该家庭已联合 400 名类似受害者提起集体诉讼。

据彭博社统计,自 2018 年以来,美国警方已通过 Roblox 线索逮捕 20 余名涉嫌儿童性侵的嫌疑人,这些案件均遵循 “虚拟结识 – 情感操控 – 转移平台 – 线下侵害” 的固定模式。

平台回应:一面道歉一面 “甩锅”

面对汹涌的舆论与法律压力,Roblox 的回应被指责为 “避重就轻”。公司发言人卡迪亚・科罗马否认 “故意让用户面临风险”,声称过去一年已推出 40 多项安全功能,包括年龄估算技术、内容分级标签等。但这些说辞很快被事实驳斥:

  • 所谓 “年龄估算技术” 需用户主动上传自拍视频,覆盖率不足 5%,且无法识别伪造视频;

  • 宣称的 “严格聊天过滤器” 被实测发现,可通过谐音、缩写等方式轻松绕过;

  • 管理层此前更放出 “担忧安全就别让孩子玩” 的言论,引发家长群体强烈不满。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得州起诉当天,Roblox 股价逆势上涨 3.4%,市场似乎未将安全危机视为致命威胁。这种 “利空出尽” 的反应,被批评者视为 “资本对儿童安全的冷漠”。

行业拷问:儿童元宇宙的安全红线在哪?

Roblox 的危机并非个例,而是整个儿童数字产品行业的缩影。当元宇宙、UGC 平台成为孩子的 “第二童年”,安全与增长的平衡难题愈发尖锐:

1. 增长优先的毒瘤:安全投入成 “可压缩成本”

Roblox 的案例暴露了行业通病:平台将研发预算集中于用户增长功能,却削减安全投入。数据显示,其安全部门预算占比从 2021 年的 8% 降至 2024 年的 3%,而同期营销费用增长了 120%。“这就像给游乐场建了华丽的旋转木马,却不装围栏。” 儿童安全组织负责人马克・斯坦恩指出,“没有安全兜底的创新,就是对儿童的犯罪。”

2. 监管滞后的困境:法律跟不上技术迭代

目前全球对儿童元宇宙的监管仍属空白。美国虽有《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但未覆盖 UGC 内容审核、跨平台聊天导流等新问题;欧盟《数字服务法案》虽要求平台防范儿童剥削,却缺乏具体执行标准。得州此次起诉,被视为 “用司法倒逼监管” 的尝试,可能推动全美层面的专项立法。

3. 家长的信息差:被虚假宣传误导的监护

Roblox 向家长传递的 “安全乐园” 形象,使其成为许多家庭的 “电子保姆”。调查显示,72% 的家长选择该平台,是因为相信其 “儿童专属” 的安全承诺。这种信息差导致家长放松警惕,进一步放大了风险。“平台有义务用最直白的方式告知风险,而不是用花哨的安全宣传掩盖漏洞。” 帕克斯顿在诉讼中强调。

结语:虚拟乐园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Roblox 的遭遇与福特、Peloton 的危机形成深刻对照:当科技企业迷失在增长神话中,无论是硬件品控、战略决策还是用户安全,都可能成为被牺牲的代价。但 Roblox 的特殊性在于,其用户是最脆弱的儿童群体,每一次安全疏漏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人生创伤。

得州的起诉或许能推动 Roblox 补上安全漏洞,但更重要的是唤醒整个行业的良知:儿童数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应是用户增长曲线,而是安全防护的牢固程度。当 3400 万孩子在虚拟世界中搭建梦想时,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创意工具,更是坚不可摧的 “安全铠甲”。

虚拟乐园从来不是法外之地。Roblox 的教训正在警示所有科技企业:用儿童安全换取的增长,终将被法律与良知审判。毕竟,再精彩的元宇宙,也容不下一个伤害孩子的角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