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资本狂欢!2025 亿邦年会解锁产业互联网新周期:AI 与出海的价值革命
当 iPhone Air 因沉迷 “轻薄炫技” 忽视用户刚需而遭遇上市即砍产的滑铁卢时,另一战场的产业互联网正用一场 “需求觉醒” 宣告新周期的到来。11 月,以 “改命之变” 为核心主题的 2025 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正式召开,来自端点科技、1688、华润集团等企业的领军者齐聚一堂,共同拆解新周期的底层逻辑:产业互联网已彻底告别资本主导的规模竞赛,迈入以 “产业 AI、产业出海、深度价值链” 为核心的价值闭环时代。这场盛会披露的实践案例与趋势判断,不仅回应了 VC 诺伊多费尔 “解决真问题才能突围” 的警示,更与苹果的失败形成鲜明对照,为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价值范本。
周期切换:从 “资本闭环” 到 “价值闭环” 的生死转型
产业互联网的十年发展,恰如一面镜子照见科技行业的认知迭代。2019 年至 2024 年的第一周期中,资本力量主导了行业发展,企业以 “烧钱换规模” 为核心策略,通过补贴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交易流水,形成了典型的 “资本闭环效应”。但这种模式终究难逃 “苹果式困境”—— 正如 iPhone Air 沉迷参数忽视需求,早期产业互联网平台也陷入 “规模虚胖” 的陷阱:某大宗电商平台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却因未解决产业链核心痛点,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某工业 SaaS 服务商用户数超十万,却因功能与企业需求脱节,续费率不足 30%。
2025 年成为当之无愧的 “转折之年”。年会发布的《2025 亿邦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资本对产业互联网的投资金额同比下降 42%,但头部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却从 2024 年的 3.8% 提升至 8.2%。这种变化背后是深刻的逻辑切换:企业不再追求 “跑马圈地”,而是聚焦 “价值创造”,通过技术赋能、全球化布局与价值链深耕,构建起可持续的 “价值闭环”。正如亿邦动力总裁贾鹏雷在开幕式上所言:“以前是资本给赛道投票,现在是产业用需求投票 —— 能解决真问题的企业,才活得下去。” 这种认知转变,与教育 AI 从 “答案输出” 到 “思维引导” 的进化逻辑一脉相承,都是对 “炫技式创新” 的彻底摒弃。
破局密钥:解锁新周期的三大核心引擎
如果说 iPhone Air 的失败是因为踩错了 “需求陷阱”,那么产业互联网的新周期突围,则源于精准抓住了 “产业 AI、产业出海、深度价值链” 三大核心引擎,这恰是诺伊多费尔所言 “建强壁垒” 的实践典范。
1. 产业 AI:从 “技术炫技” 到 “懂生意的效率革命”
早期产业数字化曾陷入 “为技术而技术” 的误区,正如 iPhone Air 为轻薄砍掉核心配置,部分企业引入的 AI 系统也因 “不接地气” 而沦为摆设。而新周期的产业 AI,以 “懂生意、解难题” 为核心,实现了从 “工具” 到 “伙伴” 的升级。
端点科技 CEO 赵沣伟在年会上披露的实践极具代表性。其团队打造的 AI 原生企业平台,通过 Agent 技术深度融入机械制造的生产全流程:在订单环节,AI 能结合历史数据与市场波动,自动生成 “最小库存 + 最快交付” 的生产计划;在车间调度中,通过实时分析设备负载,将换线效率提升 40%;在质量检测环节,AI 视觉系统的缺陷识别准确率达 99.2%,远超人工水平。这种 “AI 嵌入生意流程” 的模式,与 1688 产业智联总经理 Steven 提出的 “懂生意的 AI” 不谋而合 ——1688 的智能选品系统已能根据区域消费特征、供应链产能,为商家提供 “选品 – 定价 – 备货” 全链路决策建议,使中小商家的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35%。
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核心认知:产业 AI 的价值不在于算法多先进,而在于能否解决 “生产效率低、决策周期长、质量不稳定” 等真问题。这与京东工业为汽车行业打造的数智供应链体系逻辑一致,后者通过 AI 优化供需匹配,使供应商管理成本降低超 50%,完美诠释了 “技术为价值服务” 的新周期法则。
2. 产业出海:从 “产品输出” 到 “供应链重构”
如果说第一周期的出海是 “卖货式扩张”,那么新周期的产业出海则升级为 “供应链深耕”,通过构建全球化的价值网络,破解 “出海易、扎根难” 的行业痛点。年会嘉宾分享的实践案例,展现了这种升级的核心路径。
华润集团的跨境采购平台堪称央国企出海的标杆。其通过整合全球 200 余个产地资源,搭建起 “海外仓 – 区域配送中心 – 终端客户” 的三级供应链网络,不仅将采购成本降低 18%,更通过本地化服务解决了 “售后响应慢、物流周期长” 的传统难题。泛鼎国际董事长刘波提出的 “以仓带链” 新模式更具创新性:在东南亚核心城市布局智能仓储中心,结合 AI 预测销量,实现 “本地备货、次日达”,使跨境电商的退货率从 25% 降至 8%。
这种 “供应链先行” 的出海策略,与早期 “单纯产品出口” 形成鲜明对比。正如陕煤物资集团通过数智化再造供应链后,不仅巩固了国内市场,更成功打入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印证了 “价值链深度决定出海广度” 的新规律。这种转变,恰是对 “只重表面扩张、忽视底层支撑” 的苹果式错误的主动规避。
3. 深度价值链:从 “平台撮合” 到 “价值共创”
第一周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多以 “信息撮合、交易匹配” 为核心,与产业链的绑定度浅、价值贡献有限。而新周期的深度价值链构建,通过渗透生产、研发、服务等核心环节,实现了从 “平台方” 到 “生态共建者” 的角色升级。
中铁物贸集物网董事长崔嵬分享的案例极具启发。其打造的 “钢铁产业协同平台” 不仅连接钢厂与施工企业,更通过 AI 参与钢材配方优化、施工进度匹配,使钢材利用率提升 5%,施工周期缩短 10%。陕煤物资集团的实践更具颠覆性:通过数智化改造,将传统的 “采购 – 供应” 模式升级为 “需求预测 – 定制生产 – 智能配送” 的全链条服务,成为下游企业的 “供应链合伙人”,而非单纯的供应商。
这种深度绑定的核心在于 “创造增量价值”。正如美图公司通过数字技术激活国潮文化,从单纯的工具提供商升级为文化传播者,产业互联网平台也通过融入产业链核心环节,从 “赚差价” 转向 “分增量”,构建起不可替代的价值壁垒。这种模式,与教育 AI 通过 “家校协同 + 课堂融合” 构建生态闭环的逻辑一致,都是通过深度参与实现价值共创。
行业镜鉴:新周期的三大生存法则
2025 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揭示的新趋势,与 iPhone Air 的失败教训形成跨行业呼应,为所有科技企业提供了三大生存法则,再次印证了 “解决真问题是创新的核心” 这一不变真理。
法则一:需求锚定优于技术炫技
苹果沉迷 “5.6 毫米轻薄” 参数而忽视续航、影像等核心需求,最终被市场抛弃;而产业 AI 通过聚焦 “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等真需求,实现了价值爆发。这提醒企业:技术创新必须锚定产业痛点,正如端点科技的 AI 原生平台、京东的数智供应链,都是 “需求牵引技术” 的成功范例。脱离需求的技术,再先进也只是 “炫技”。
法则二:生态协同优于单点突破
iPhone Air 因缺乏独占功能与生态支撑,沦为 “孤立产品”;而产业互联网的新周期玩家,无不通过生态协同构建壁垒 ——1688 的 AI 实践联动千万商家,华润的出海平台整合全球资源,都证明了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正如 360 通过 “以模制模” 构建 AI 安全生态、蚂蚁集团打造智慧医疗生态,只有融入价值网络,产品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法则三:价值闭环优于规模扩张
早期产业互联网的 “资本驱动规模” 模式与 iPhone Air 的 “参数驱动产品” 模式,都犯了 “重表面、轻本质” 的错误;而新周期的 “价值闭环” 模式,通过 “技术赋能创造价值 – 价值提升吸引用户 – 用户反馈优化技术” 的循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与教育 AI 从 “用户差评” 中发现需求、迭代产品的路径完全一致,都是 “价值优先” 的胜利。
结语:价值革命才是真正的 “改命之变”
2025 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的 “改命之变”,本质上是一场 “价值对炫技的革命”。当苹果为追求轻薄参数而付出砍产代价时,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军者们正用 “产业 AI 提升效率、产业出海拓展空间、深度价值链创造增量” 的实践,践行着 “解决真问题” 的商业本质。
这场变革带来的启示超越了单一行业:在科技产业从 “高速增长” 转向 “高质量发展” 的今天,任何脱离需求的创新都是空中楼阁,任何忽视价值的扩张都难以持久。正如 VC 诺伊多费尔所言,2025 年的战场,决胜关键在于 “是否找准了真问题”。产业互联网的新周期已经开启,那些能锚定核心需求、构建生态协同、实现价值闭环的企业,终将在这场变革中赢得未来 —— 这正是对苹果失败教训最深刻的回应,也是所有科技企业的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