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人形的VLM模型为具身智能筑牢技术根基时,消费级家务机器人市场正迎来一位特殊的创业者。据量子位11月12日报道,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大学室友、前华为智能家居研发负责人王川,带着其创业公司“家小帮”推出首款旗舰家务机器人“小帮管家X1”,凭借“视觉精准识别+全场景清洁”的核心能力,上市首月预售量突破3万台。这位“雷军下铺的兄弟”,正以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对家庭需求的深刻洞察,在竞争激烈的家务机器人赛道开辟新路径,也让具身智能技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创业初心:从“自己的痛点”到“千万家庭的需求”
“创业的念头,源于一次帮父母打扫卫生的经历。”王川在接受采访时坦言,2023年春节,他发现年过七旬的父母仍在费力清理沙发缝隙与橱柜死角,而当时市场上的家务机器人要么清洁不彻底,要么操作复杂,老人难以驾驭。这一场景让拥有20年智能硬件研发经验的他敏锐意识到:“好的家务机器人,不该只是‘科技玩具’,而要成为‘家庭刚需品’。”
2023年下半年,王川从华为离职,召集了15位前华为、小米的同事组建“家小帮”团队,核心研发方向直指传统家务机器人的三大痛点:清洁死角多、障碍物识别不准、操作门槛高。值得一提的是,雷军虽未直接投资,但为其对接了小米生态链的供应链资源,这让“小帮管家X1”在研发初期就具备了成本与品质优势。
产品破局:借力具身智能技术,打造“会思考的清洁助手”
“小帮管家X1”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北京人形等团队攻克的具身智能技术“降维应用”到消费级产品中,通过“视觉识别+AI决策”实现清洁能力的代际提升,其三大创新功能直击用户痛点:
1. 3D双目视觉+语义识别:精准“看懂”家庭环境
与传统机器人依赖红外避障不同,X1搭载了与北京人形VLM技术同源的视觉识别模块,通过3D双目摄像头与自研的“家庭场景语义模型”,可精准识别120种常见家庭物体,不仅能区分“电线与鞋带”“袜子与纸巾”,还能识别“宠物粪便”“液体污渍”等特殊污染物。在测试中,X1面对散落的儿童积木,会自动绕行并标记“需人工收纳”;遇到打翻的牛奶,会切换“湿拖模式”并加大吸力,清洁效果较传统机型提升60%。
2. 全场景清洁:从地面到“立体空间”的覆盖
针对传统机器人“只扫地面”的局限,X1创新设计了“升降式清洁臂”,可实现从地面到沙发底、床底(最低8cm)的无缝清洁,同时配备可拆卸的手持清洁头,用于清理窗帘、书架与橱柜死角。王川介绍:“我们调研了1000个中国家庭,发现70%的清洁需求集中在‘地面+低空区域’,X1的设计就是要一次解决这些问题。”此外,X1还支持“分区清洁”“定时预约”等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操控,老人小孩都能轻松使用。
3. 自清洁+智能补水:彻底解放双手
X1的基站集成了“自动洗拖布、自动集尘、自动补水、自动除菌”四大功能,拖布清洗后的清洁度达98%,集尘袋容量可满足30天免清理需求。更贴心的是,其基站体积较行业平均水平缩小20%,可轻松嵌入玄关或阳台角落,解决了小户型家庭的收纳难题。
价格诚意:1999元定价,打破行业暴利
在竞争激烈的家务机器人市场,“小帮管家X1”的定价策略堪称“诚意满满”。对比市场上配置相近的科沃斯、石头等品牌旗舰机型,X1将价格定在1999元,仅为同类产品的60%-70%,这一价格让其上市即引发抢购热潮。
“低价不是靠偷工减料,而是靠供应链与技术优化。”王川解释,依托小米生态链资源,X1的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25%;同时,团队通过简化冗余功能,将研发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50%。“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用得起智能家务机器人,而不是靠高价赚取利润。”这一理念与雷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哲学不谋而合。
赛道格局:“技术大佬”跨界入局,搅动市场竞争
王川的入局,让本就激烈的家务机器人赛道竞争更趋白热化。当前,该赛道已形成“传统巨头+科技新贵”的竞争格局,不同玩家凭借各自优势抢占市场:
| 品牌类型 | 代表品牌 | 核心优势 | 价格区间 |
|---|---|---|---|
| 传统巨头 | 科沃斯、石头 | 渠道成熟、用户基础广 | 2999-4999元 |
| 科技跨界 | 家小帮、云鲸 | 技术创新、性价比高 | 1599-2999元 |
| 生态品牌 | 小米米家 | 生态联动、操作便捷 | 1999-3299元 |
行业分析师认为,王川的“家小帮”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资源”的双重加持:前华为、小米团队确保了产品研发实力,雷军对接的生态链资源则解决了供应链与成本问题,“这种组合在消费级智能硬件领域极具竞争力,可能会改写行业的价格与品质标准。”
生态联动:与具身智能技术形成“双向赋能”
有趣的是,“家小帮”与北京人形团队已达成技术合作,形成“消费端应用-技术反哺”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家小帮将北京人形的VLM轻量化模型集成到X1中,降低了消费级产品的技术研发门槛;另一方面,X1在千万家庭中积累的真实场景数据,又为北京人形的模型优化提供了丰富的训练素材。
“这正是具身智能技术的价值所在。”北京人形技术负责人表示,“我们攻克的核心技术,最终要通过家小帮这样的产品落地,而消费端的反馈又能推动技术不断迭代。”目前,双方正联合研发下一代产品,计划实现“清洁+物品整理”的全流程服务,让家务机器人从“清洁助手”升级为“家庭管家”。
王川在产品发布会上的一句话引发共鸣:“最好的科技,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我们希望‘小帮管家X1’能像家人一样,默默解决家务烦恼,而不是让用户花精力去适应它。”
挑战与展望:在巨头环伺中寻找差异化
尽管首战告捷,“家小帮”仍面临不小的挑战。一方面,科沃斯、石头等品牌已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渠道与品牌认知度优势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小米、华为等巨头加大投入,赛道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对此,王川有着清晰的规划:短期聚焦“性价比+精准营销”,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场景化内容触达目标用户;长期则深耕“家庭服务生态”,计划推出搭载AI语音助手的扫地机器人、智能晾衣架等系列产品,构建“全场景家庭服务体系”。目前,其第二轮融资已进入收尾阶段,估值较初创时增长5倍,多家投资机构看好其“技术落地+生态延伸”的发展路径。
结语:技术落地,让AI温暖生活
从北京人形的VLM模型筑牢技术根基,到王川的“小帮管家X1”实现消费级落地,具身智能技术正完成从“实验室”到“家庭”的闭环。这位“雷军下铺的兄弟”,用自己的创业故事证明:AI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实验室里的突破,更在于解决普通人的生活痛点。
当越来越多的技术创业者像王川一样,带着对用户需求的敬畏与对技术的执着投身赛道,AI将不再是遥远的科技概念,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帮手。在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家庭服务革命中,“家小帮”们的探索,正让智能生活的梦想照进更多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