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Forethought AI靠精准服务打开企业市场时,AI产业的“能源焦虑”正催生新的技术革命。据TechCrunch 11月13日报道,由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参投的新能源企业Exowatt,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其核心方案是用“高温岩石储能”为AI数据中心提供24小时不间断供电,成本目标锁定在每千瓦时1美分(约合人民币0.07元)。这一突破若落地,将彻底解决AI算力扩张背后的能源成本与环保难题,被业内视为“AI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拼图”。
痛点驱动:AI数据中心的“能源噩梦”
Exowatt的诞生直击AI产业的核心痛点。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数据中心的能耗呈指数级增长。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数据中心耗电量将突破5000亿千瓦时,相当于整个日本的年用电量,其中70%的成本来自电费与散热。更严峻的是,传统光伏、风电依赖天气,无法满足数据中心“零中断”的供电需求,而柴油发电机不仅成本高,还与碳中和目标相悖。
“AI企业不是付不起电费,而是怕断电。”Exowatt CEO汉南·哈皮(Hannan Happi)在采访中直言。2024年,某头部AI公司因电网波动导致数据中心断电,直接损失超2000万美元。这种“能源不可控”的焦虑,让Exowatt的“热岩储能”方案一经推出就引发关注——用阳光加热特殊岩石储存能量,再通过热力发电,实现“白天储能、夜间供电”的全时段覆盖。
技术解密:“岩石盒子”如何实现24小时供电?
Exowatt的核心产品“P3储能单元”看似简单——一个集装箱大小的金属盒,顶部装有聚光透镜,内部放置特殊耐热岩石,但背后暗藏精密的能源转换逻辑,可概括为“聚光-储热-发电”三步:
1. 聚光加热:阳光变“高温热源”
每个P3单元顶部的菲涅尔透镜,能将阳光聚焦成高强度光束,直接照射内部的“储能岩芯”——一种由玄武岩与铝合金混合制成的特殊材料,熔点高达1800℃,吸热效率是普通岩石的3倍。在正午阳光充足时,岩芯温度可在2小时内升至800℃,完成能量储存。这种设计无需复杂的光伏板阵列,硬件成本较传统太阳能发电降低40%。
2. 长效储热:5天不降温的“能量银行”
岩芯外部包裹着多层绝热材料,可将热量损耗控制在每天5%以内,实现“储热5天仍能发电”的效果。这意味着即使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系统也能稳定供电,彻底摆脱对天气的依赖。测试数据显示,一组10个P3单元组成的储能系统,可满足一个中型AI数据中心(约500台服务器)的24小时用电需求。
3. 热力发电: Stirling引擎的“低耗转换”
系统通过风扇将岩芯的热量传导至斯特林引擎(Stirling Engine),利用温差驱动活塞运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这种发电方式的能量转换效率达38%,虽略低于传统燃气轮机,但胜在零排放、低维护——引擎无磨损部件,每年仅需一次常规检查,运维成本仅为柴油发电机的1/10。
资本加持:Altman领投,1.2亿募资背后的产业期待
此次A+轮融资由MVP Ventures与8090 Industries联合领投,山姆·奥特曼通过个人基金追加投资,累计募资额达1.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方中还包括亚马逊云、微软Azure等AI数据中心运营商,这意味着Exowatt的技术已获得下游核心客户的认可。
“我们不是在赌能源技术,而是在赌AI产业的未来。”奥特曼在投资声明中表示,“如果AI算力持续增长,现有能源体系将不堪重负,Exowatt的方案可能是唯一的可持续解。”目前,Exowatt已接到来自北美、中东的100余个订单,总储能容量达90吉瓦时(GWh),首个商用项目将于2026年在沙特阿拉伯的AI产业园落地。
关联前文:AI产业的“算力-能源”协同逻辑
Exowatt的突破与前文王Forethought AI的成功,形成了AI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前者解决“算力如何高效落地”的问题,后者解决“算力如何持续供电”的问题,二者共同构成AI产业的基础设施。
这种协同在数据中心场景尤为明显:Forethought AI的智能客服系统需要稳定算力支撑,而Exowatt的供电方案正是算力稳定的保障。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没有Exowatt这样的能源创新,Forethought们的AI技术再先进,也可能因断电而失去价值。”未来,随着AI模型不断升级,“算力需求-能源供给”的联动将更加紧密,新能源技术或将成为AI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值得关注的是,Exowatt的方案不仅适用于AI数据中心,还可拓展至电动汽车充电桩、偏远地区供电等场景。公司计划2027年将产能提升至每年100万个P3单元,届时每千瓦时成本有望降至1美分,真正实现“廉价清洁能源”的目标。
挑战与展望:从“技术验证”到“规模落地”
尽管前景广阔,Exowatt仍需跨越两大障碍:一是土地依赖——P3单元需要充足的光照,最佳部署区域集中在沙漠、高原等人口稀少地区,而AI数据中心多靠近城市,需配套建设输电线路;二是材料供应——储能岩芯的特殊合金目前产能有限,大规模生产可能面临短缺。
对此,Exowatt已有应对方案:与沙特、澳大利亚等“阳光充足”的国家合作,建设“AI能源产业园”,将数据中心与储能系统就地结合;同时与必和必拓(BHP)签订长期协议,保障合金材料供应。汉南·哈皮信心十足:“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让全球30%的AI数据中心用上热岩储能电力。”
结语:AI的未来,需要“绿色引擎”
从Forethought AI的客服效率革命,到Exowatt的能源技术突破,AI产业的发展正从“单一技术创新”走向“全链条协同”。Exowatt的故事证明,AI不仅需要算法与数据的支撑,更需要稳定、廉价、清洁的能源保障——没有“绿色引擎”,再强大的AI算力也难以持续。
山姆·奥特曼的押注,不仅是对一项技术的认可,更是对AI产业未来的判断:只有解决能源问题,AI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当“热岩发电”的金属盒遍布全球,当AI数据中心不再为供电焦虑,那时的AI创新,才能真正无拘无束地释放潜力——这或许就是Exowatt们正在书写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