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眼镜还在“功能堆砌与佩戴负担”之间挣扎时,小度给出了新答案。据量子位(QbitAI)11月最新报道,百度旗下智能硬件品牌小度正式发布新一代AI眼镜产品——小度AI眼镜Pro,以“39g超轻机身”+“全场景语音交互”为核心卖点,定价2299元起,将于11月20日开启全渠道预售。这款将“超能小度”核心能力完整植入的穿戴设备,不仅刷新了消费级AI眼镜的轻量化纪录,更通过“无感交互+场景适配”的设计,重新定义了智能眼镜的实用价值。
核心突破:39g戴出“无物感”,解决智能眼镜最大痛点
“戴久了压鼻梁、镜腿夹头”是长期以来制约智能眼镜普及的核心障碍,而小度AI眼镜Pro的39g机身,直接将行业主流产品(多在60-80g)的重量降低50%以上,实现了“接近普通光学眼镜”的佩戴体验。这一突破并非简单的材料替换,而是结构与工艺的全面革新。
小度硬件团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实现轻量化目标,采用了三大创新技术:其一,镜架选用航空级镁铝合金,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将重量降低30%,且经过10万次弯折测试无变形;其二,光学镜片采用“超薄AR镀膜”工艺,厚度较上一代减少25%,透光率提升至98%,兼顾显示效果与日常视物需求;其三,将核心芯片与电池进行“叠层封装”,主板面积压缩40%,成功将所有元器件融入纤细镜腿,避免了传统智能眼镜的“头部厚重感”。
实际佩戴体验中,39g的重量已接近一副普通树脂镜片眼镜,即使连续佩戴4小时,多数用户反馈“无明显压痕与酸胀感”。这一特性让小度AI眼镜Pro跳出了“小众尝鲜”的范畴,具备了成为“日常穿戴设备”的基础条件。
功能升级:“超能小度”上身,全场景语音控万物
如果说轻量化是“物理基础”,那么“超能小度”的完整植入则是其“智能核心”。此次发布的AI眼镜Pro,将小度助手的全功能迁移至眼镜端,通过“唤醒词+触控”双重交互,实现“无需动手”的智能体验,覆盖通勤、办公、运动三大核心场景。
通勤场景中,用户只需说出“小度小度,导航去公司”,镜腿侧面的微型骨传导扬声器就会清晰播报路线指引,同时AR镜片上显示关键路口提示,避免了频繁低头看手机的安全隐患;接打电话时,骨传导技术可有效隔绝环境噪音,通话清晰度较传统蓝牙耳机提升20%,且不会漏音影响他人。
办公场景下,“语音转写”功能成为核心亮点。用户在会议中说出“小度小度,记录重点”,眼镜可实时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并同步至手机备忘录,支持中文、英文等8种语言实时转写,准确率达97%;遇到陌生英文单词或专业术语,只需对着物体说出“小度小度,翻译这个词”,AR镜片会立即显示翻译结果,堪称“移动办公神器”。
针对运动人群,小度AI眼镜Pro还新增了“健康监测”功能,通过镜腿内置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心率、血氧数据,运动时无需佩戴额外设备,即可在镜片上看到实时健康指标,数据同步至小度健康APP后,还能生成个性化运动建议。续航方面,轻度使用可支持12小时,重度使用(含AR导航、通话)续航达6小时,配合磁吸充电盒,总续航可延长至24小时,满足全天使用需求。
定价与竞争:2299元卡位中端,瞄准年轻消费群体
此次小度AI眼镜Pro共推出两个版本:基础版(2299元,含1.56英寸AR镜片)、定制版(2699元,支持光学度数定制,适配0-800度近视),这一定价精准卡位“中端消费市场”,既低于华为、小米等品牌的高端智能眼镜(多在3000元以上),又高于入门级蓝牙眼镜(1000元左右),目标用户直指25-35岁的职场年轻人与科技爱好者。
从行业竞争来看,当前智能眼镜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高端产品功能全面但价格昂贵,入门产品价格亲民却功能单一(多仅支持蓝牙通话)。小度AI眼镜Pro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平衡”——以2000元级价格,提供了轻量化设计、全功能AI助手、AR显示三大核心体验,填补了中端市场的空白。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让智能眼镜从‘科技玩具’变成‘人人能用的实用工具’,2299元的定价正是基于这一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小度还推出了“首发福利”:11月20日-11月30日预售期间,前1万名下单用户可享受“立减300元”优惠,同时赠送价值299元的定制镜盒与清洁套装;购买定制版的用户还可免费获得一次验光服务,降低近视用户的使用门槛。
行业意义:智能眼镜从“炫技”走向“实用”
小度AI眼镜Pro的发布,不仅是一款产品的升级,更标志着智能眼镜行业从“功能炫技”向“实用主义”的转型。此前,多数智能眼镜过于追求“多屏互动”“全息显示”等前沿功能,却忽视了“佩戴舒适”“操作简单”等基础需求,导致市场渗透率始终不足5%。而小度以“39g轻量化”解决佩戴痛点,以“全场景语音交互”降低使用门槛,恰恰击中了用户的核心需求。
业内分析师认为,小度的优势在于“百度AI生态的协同”:小度AI眼镜Pro并非孤立的硬件,而是与百度地图、百度翻译、小度健康等生态服务深度绑定,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闭环。这种生态协同能力,是纯硬件厂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智能眼镜的“场景化落地”提供了新范式。
随着5G与AI技术的持续发展,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移动终端”的重要形态,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先解决“实用、舒适、亲民”三大问题。小度AI眼镜Pro的尝试,无疑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只有回归用户需求本质,才能让智能穿戴设备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产品核心信息与购买指南:
1. 产品版本:基础版(2299元)、定制版(2699元,支持近视度数定制);
2. 核心参数:39g机身、1.56英寸AR镜片、骨传导通话、8种语言转写;
3. 续航能力:单机续航6-12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24小时;
4. 预售时间:11月20日0点开启;
5. 首发福利:前1万名下单立减300元,赠定制镜盒与清洁套装。
## 结语:轻量化开启智能眼镜“全民时代”?
39g的机身重量,2299元的亲民价格,全场景的AI交互——小度AI眼镜Pro用三个核心亮点,向市场抛出了“智能眼镜能否普及”的答案。这款产品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创造了多少前沿技术,而在于将成熟技术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让智能眼镜从“小众潮品”变成了“大众实用工具”。
未来,随着轻量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AI功能的持续优化,智能眼镜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标配设备”。而小度AI眼镜Pro的发布,正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它用“实用主义”打破了行业僵局,也让消费者看到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真正价值:不是改变生活,而是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