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科技企业扎堆涌向中美市场时,欧洲SaaS(软件即服务)新星Lovable却用业绩证明“深耕本土也能成大器”。11月19日,据TechCrunch报道,欧洲职场协作工具提供商Lovable宣布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正式突破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成为近三年欧洲增长最快的SaaS企业之一。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CEO索菲亚·科斯塔毫不掩饰成功的核心:“拒绝盲目跟风全球化,扎根欧洲市场做深做透,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2亿美元里程碑背后:欧洲市场的“精准狙击”
Lovable的2亿美元ARR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欧洲市场需求的极致洞察。不同于Slack、Microsoft Teams等全球协作工具的“通用化”定位,Lovable从创立之初就聚焦欧洲企业的独特痛点——多语言协同、数据合规性及跨文化沟通差异,推出了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目前Lovable的付费客户已超1.2万家,其中85%来自欧洲本土,覆盖德国、法国、西班牙等27个欧盟成员国及英国、瑞士等非欧盟国家。在德国,其客户包括西门子、博世等工业巨头,核心诉求是“多工厂跨语言实时协作”;在法国,欧莱雅、达能等消费品企业则看中其“符合GDPR的数据加密存储”功能;而在北欧国家,宜家等企业则依赖其“灵活适配远程办公的团队管理模块”。
“欧洲企业不缺协作工具,但缺懂欧洲的协作工具。”科斯塔举例说明,Lovable支持24种欧洲语言的实时翻译与语义适配,能精准区分德语“Mitarbeiter”(员工)在不同企业场景下的称谓差异;其数据中心全部设立在爱尔兰和卢森堡,确保客户数据100%符合GDPR及各国本土数据法规,这一点让对数据安全极为敏感的欧洲企业尤为青睐。据统计,Lovable的客户续费率高达97%,远高于欧洲SaaS行业82%的平均水平。
反常识战略:拒绝“美国化”,把本土优势做成年壁垒
Lovable的成功,更在于其逆势而为的“反全球化”战略。2023年,当多数欧洲科技企业为追求增长而进军美国市场时,科斯塔却果断暂停了美国分公司的扩张计划,将全部资源聚焦欧洲。这一决策在当时引发争议,但如今被证明是“神操作”。
“美国市场有Slack、Asana等巨头盘踞,我们贸然进入不仅成本高昂,还会分散对欧洲本土的注意力。”科斯塔解释道,欧洲市场本身就足够庞大——欧盟拥有2200万家中小企业,仅职场协作工具的市场规模就达80亿美元,深耕本土足以支撑企业实现规模化增长。更重要的是,欧洲各国的语言、法规、企业文化差异极大,需要长期投入才能形成服务能力,这恰恰是外来巨头的短板,也是Lovable的护城河。
为强化本土优势,Lovable采取了“在地化运营+生态共建”的双轮策略。在运营层面,其在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设立了三大区域中心,每个中心的团队都由本土员工主导,确保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生态层面,它与SAP、Salesforce等欧洲企业软件巨头达成深度合作,将自身协作工具嵌入对方的生态系统,实现客户资源的双向导流。仅2025年,通过生态合作获得的新客户就占总数的35%。
这种“本土深耕”策略还帮Lovable避开了全球科技行业的波动。2024年全球SaaS行业融资遇冷时,Lovable凭借稳定的欧洲客户收入和清晰的盈利路径,顺利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达18亿美元。投资方Benchmark欧洲合伙人马库斯·安曼评价:“在全球化退潮的当下,Lovable的‘本土冠军’路线反而成了最安全、最有潜力的选择。”
资本热捧与行业震动:欧洲SaaS迎来“本土觉醒”
Lovable的爆发,正带动欧洲资本市场对“本土SaaS企业”的重新审视。数据显示,2025年欧洲SaaS领域的融资额中,聚焦本土市场的企业占比从去年的42%提升至65%,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选择“深耕特定区域、具备合规优势”的企业。除Lovable外,专注德国制造业ERP系统的Klaro、聚焦北欧医疗数据管理的MediFlow等本土企业也纷纷获得大额融资。
对进入欧洲市场的全球巨头而言,Lovable的崛起意味着“通用化打法”已难以为继。Slack今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较去年下降3个百分点,Microsoft Teams也被迫推出“欧洲定制版”,专门优化多语言协同和数据合规功能,但在本地化服务响应速度上仍落后于Lovable。“以前欧洲企业用国际工具是没得选,现在有了更懂自己的本土产品,替换成本再高也愿意尝试。”欧洲科技咨询公司IDC分析师安娜·科瓦奇表示。
面对市场机遇,Lovable已开始规划“深度本土化+有限国际化”的下一步战略。科斯塔透露,公司计划将部分融资用于研发针对中东欧、南欧等新兴欧洲市场的定制化模块,同时在保持欧洲市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选择性进入中东、东南亚等与欧洲文化、法规有共通性的市场。“我们的扩张逻辑永远是‘先做透一类市场,再复制到相似市场’,绝不会为了规模而牺牲我们的本土基因。”
欧洲科技的“新启示”:小而美,不如专而精
Lovable的成功,为欧洲科技企业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中美巨头的发展路径——无需追求“全球通用”,只需聚焦本土市场的独特需求,将“专而精”做到极致,同样能实现商业成功。这种路径尤其适合欧洲市场:各国内部市场规模可观,区域间差异显著,外来企业难以快速适配,为本土企业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Lovable的崛起也让欧洲科技行业摆脱了“跟随者”的标签。长期以来,欧洲科技企业常被诟病“缺乏创新,跟风中美模式”,而Lovable基于本土需求的产品创新,证明了欧洲科技企业同样能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跨文化协作算法”已申请多项国际专利,甚至被部分美国企业借鉴用于优化其欧洲市场的服务。
Lovable核心发展数据与战略速览:
1. 关键业绩:2025年11月ARR突破2亿美元,同比增长83%,付费客户超1.2万家;
2. 市场布局:85%客户来自欧洲,覆盖27个欧盟成员国及4个非欧盟欧洲国家;
3. 核心优势:支持24种欧洲语言语义适配,100%符合GDPR,客户续费率97%;
4. 战略特点:拒绝盲目全球化,聚焦欧洲本土,设立慕尼黑、巴黎、马德里三大区域中心;
5. 融资情况:2024年完成1.5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18亿美元,投资方含Benchmark欧洲;
6. 未来规划:深耕中东欧、南欧市场,选择性进入中东、东南亚等相似市场。
## 结语:本土基因,也是全球竞争力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博弈中,Lovable用2亿美元的业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扎根本土并非“保守”,而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明智选择。当企业真正理解本土市场的需求痛点,将合规性、文化适配性等“本土要素”转化为产品优势,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反向输出独特价值。
Lovable的故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欧洲科技行业“本土觉醒”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欧洲科技企业聚焦本土、精耕细作,全球科技市场将不再是中美双雄的独角戏,而是呈现出更多元、更具区域特色的竞争格局,这或许正是科技行业最健康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