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即将破裂”的论调近期在科技圈持续发酵,而来自AI领域核心玩家的声音却给出了不同解读。11月18日,据TechCrunch报道,开源AI社区巨头Hugging Face的CEO克拉拉·盖马尔在旧金山举办的AI创新峰会上公开表示,当前科技行业并非处于全面的AI泡沫中,所谓的“泡沫”仅集中在大语言模型(LLM)赛道,大量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LLM项目正占据过多资本,而真正落地于产业的AI技术仍拥有广阔前景。这一观点迅速引发行业热议,为当前扑朔迷离的AI行业格局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核心观点:LLM赛道“虚火过旺”,AI产业根基未动
盖马尔在演讲中明确区分了“LLM”与“AI”的边界:“过去两年,资本对LLM的狂热投入形成了局部泡沫,但这并不代表整个AI行业失去了价值。AI是一个庞大的生态,LLM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将两者混为一谈是对行业的误读。”
她给出的核心依据是资本流向与应用价值的严重失衡。数据显示,2024-2025年全球AI领域的融资中,超60%集中于LLM相关项目,仅生成式AI创业公司就吸引了近300亿美元投资。但与之对应的是,超过70%的纯LLM创业公司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仅靠“参数规模竞赛”“对话流畅度优化”吸引资本,并未形成实际的产业落地能力。“有些公司花数千万美元训练大模型,最终只做出一个能聊哲学的聊天机器人,这不是创新,而是资源浪费。”盖马尔直言不讳地批评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AI、医疗AI、农业AI等垂直领域的融资占比不足20%,但这些领域的技术落地已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盖马尔以Hugging Face平台上的案例举例:某制造企业通过部署基于开源模型的质检AI系统,将产品缺陷率降低35%;某医疗团队利用AI影像分析工具,将肺癌早期检出率提升28%。“这些才是AI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们不需要百亿参数的大模型,却能解决真实的产业痛点,这类技术从未有过泡沫。”
行业佐证:LLM项目批量“退烧”,垂直AI逆势增长
盖马尔的观点得到了近期行业动态的印证。进入2025年下半年,曾经狂热的LLM赛道开始显现“退烧”迹象:美国知名LLM创业公司Anthropic近期宣布裁员20%,并缩减大模型训练投入;多家专注于通用型聊天机器人的企业因融资困难停止运营,仅2025年第三季度就有超30家LLM相关初创公司倒闭。
资本的转向更为明显。据Crunchbase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LLM赛道融资额环比下降42%,而工业AI、AI+机器人等垂直领域的融资额环比增长18%。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也调整了战略,将更多资源从通用LLM转向行业解决方案——微软近期推出的“Azure工业AI套件”,将AI能力与制造业的设备维护、产能优化等场景深度结合,上线三个月就吸引了超500家企业客户。
“市场正在进行理性回调,资本开始从‘追概念’转向‘看价值’。”硅谷知名风投家保罗·格雷厄姆表示,他所在的基金已将LLM相关项目的投资占比从去年的40%降至10%,同时加大了对AI+硬科技领域的投入。“LLM的技术突破带来了想象空间,但真正能支撑行业发展的,还是那些能落地、能盈利的AI应用。”
破局关键:开源降低门槛,让AI回归产业本质
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源AI社区,Hugging Face正以自身行动推动AI行业“去虚向实”。盖马尔在峰会上宣布,Hugging Face将推出“产业AI赋能计划”,向制造、医疗、农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免费开放100个经过优化的垂直领域AI模型,并提供技术培训与落地指导。这些模型基于开源框架开发,参数规模适中、部署成本低,更适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盖马尔认为,开源是打破LLM泡沫、推动AI落地的关键。“过去大模型被少数巨头垄断,导致大量创业公司只能在‘通用对话’领域内卷。而开源让AI技术变得触手可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模型,将精力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而非盲目追求参数规模。”目前,Hugging Face平台已拥有超300万开发者,累计贡献了超100万个开源AI模型,其中垂直领域模型的数量在过去一年增长了3倍。
她进一步指出,AI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双向驱动。“LLM的突破是AI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它更应该成为产业AI的‘工具’,而非‘终点’。未来,那些能将AI技术与具体产业场景深度融合的企业,才会真正站稳脚跟。”
行业启示:理性看待技术周期,聚焦AI的“长期价值”
盖马尔的观点为处于迷茫中的AI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事实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经历“概念狂热-泡沫破裂-价值回归”的周期,当前LLM赛道的调整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将LLM泡沫等同于AI泡沫,不仅低估了AI技术的多元化价值,也可能错过真正的投资与发展机遇。
对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赛道选择的重要性——与其在拥挤的LLM赛道中争夺有限的资本,不如深耕垂直领域,挖掘产业中的真实需求;对资本而言,需要建立更理性的评估体系,将“应用价值”“盈利能力”作为核心考核指标,而非单纯追捧技术概念;对整个行业而言,此次LLM泡沫的调整或许是一次“去伪存真”的契机,让AI技术回归“服务产业、创造价值”的本质。
“AI的浪潮远未结束,只是浪花的方向变了。”盖马尔在演讲的最后强调,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革命,任何新技术的成熟都需要经历周期的洗礼,AI也不例外。当LLM的虚火褪去,真正有价值的AI技术将在产业的土壤中扎根生长,推动行业进入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核心观点与行业现状速览:
1. 关键论断:Hugging Face CEO称LLM存在局部泡沫,而非整个AI行业遇冷;
2. 数据支撑:60% AI融资集中LLM,但70%纯LLM公司无明确商业模式;
3. 行业动态:LLM项目批量倒闭,融资额环比降42%,垂直AI融资增18%;
4. 破局方向:Hugging Face推“产业AI赋能计划”,开放100个垂直领域开源模型;
5. 未来趋势:资本从“追概念”转向“看价值”,AI与产业融合成核心赛道。
## 结语:泡沫退去,方见AI真容
Hugging Face CEO的发声,不仅是对“AI泡沫论”的有力回应,更是对行业发展的理性引导。LLM赛道的虚火与调整,不是AI行业的“寒冬”,而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资本不再为空洞的概念买单,当创业者不再盲目追逐技术热点,AI技术才能真正沉下心来,融入产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未来,AI的价值将不再体现在“能聊多少话题”“参数有多大”,而在于“能解决多少问题”“能创造多少价值”。泡沫退去之后,那些扎根产业、务实创新的AI力量将崭露头角,推动整个行业进入“价值驱动”的新时代——这,才是AI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