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字节跳动用自回归模型刷新AI视频生成效率时,另一场关乎生命健康的AI革命正在医药领域加速推进。据量子位11月14日报道,专注于AI驱动药物研发的腾迈医药宣布完成2200万美元A轮追加融资,此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红杉中国、高榕资本等老股东跟投。成立仅3年的腾迈医药,凭借其自研的“靶点发现-化合物设计-临床试验预测”全流程AI平台,已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取得多个候选药物突破,此次融资将重点用于核心管线推进与AI算法迭代,为AI制药赛道再添一把火。
资本加码:AI制药成“穿越周期”的投资风口
腾迈医药的融资历程堪称AI制药赛道的缩影。2023年,公司凭借AI靶点预测技术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024年推出第一代化合物生成平台,实现候选药物研发周期缩短40%,随即获得1800万美元A轮融资;此次追加融资距首轮A轮仅8个月,投后估值较种子轮增长超10倍,充分体现了资本对其技术落地能力的认可。
从行业背景来看,AI制药已成为资本穿越经济周期的重要选择。据动脉网数据,2025年全球AI制药融资规模已突破80亿美元,国内相关企业融资案例同比增长62%。礼来亚洲基金合伙人在投资声明中表示:“传统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成本超20亿美元,而AI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投入、低产出’的痛点,腾迈医药的全流程AI平台已验证其商业价值,这是我们持续加注的核心原因。”
技术内核:全流程AI平台,让新药研发“少走弯路”
与传统药企“试错式”研发不同,腾迈医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了覆盖新药研发全链条的AI体系,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模块实现研发效率的质变:
1. 靶点发现引擎: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定位”
新药研发的第一步“靶点发现”,曾是耗时数年的“玄学”过程。腾迈医药基于多组学数据(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与临床大数据,训练了专属的“靶点预测大模型”,可自动挖掘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与蛋白互作网络。例如,在肺癌领域,该模型仅用3个月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驱动靶点,而传统实验方法平均需2-3年。目前,该引擎已为公司锁定6个高潜力靶点,其中2个已进入化合物筛选阶段。
2. 化合物生成系统:AI“设计”最优分子结构
针对化合物设计阶段的“合成难、活性低”问题,腾迈医药研发了“生成式AI分子设计平台”。该平台结合量子化学计算与强化学习技术,可根据靶点蛋白结构,自动生成符合“高活性、高选择性、低毒性”标准的化合物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药物研发中,平台仅生成120个化合物就筛选出3个进入临床前研究的候选分子,而传统方法平均需合成筛选1000+化合物才能达到相同效果,研发成本降低65%。
3. 临床试验预测模型:提前规避“失败风险”
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生死关”,全球约80%的候选药物在此阶段失败。腾迈医药的AI模型可整合历史临床试验数据、患者个体特征、生物标志物信息,精准预测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成功率与潜在风险。在其首个肿瘤候选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中,模型成功预测了2个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提前调整给药方案,使临床试验通过率从行业平均的60%提升至92%,为公司节省了超3000万美元的研发成本。
赛道格局:AI制药进入“技术落地比拼”阶段
随着资本与技术的涌入,国内AI制药赛道已从“概念炒作”进入“成果比拼”的新阶段,形成了“全流程平台型”“垂直领域深耕型”“技术工具输出型”三大竞争阵营,腾迈医药凭借全流程能力占据独特优势:
| 竞争类型 | 代表企业 | 核心特点 | 发展瓶颈 |
|---|---|---|---|
| 全流程平台型 | 腾迈医药、德琪医药 | 覆盖研发全链条,自主推进管线 | 前期投入大,需平衡技术研发与管线推进 |
| 垂直领域深耕型 | 英矽智能(肿瘤领域) | 聚焦单一疾病领域,数据积累深厚 | 赛道天花板明显,跨领域拓展难度大 |
| 技术工具输出型 | 晶泰科技 | 提供AI研发工具,客户覆盖全球药企 | 依赖药企订单,盈利能力受行业周期影响 |
目前,腾迈医药已自主推进3条核心药物管线,其中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进入临床Ⅰ期阶段,成为国内AI制药企业中管线推进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同时,其AI技术已吸引默克、辉瑞等国际药企的合作意向,计划将靶点发现引擎用于合作研发项目。
腾迈医药创始人、前FDA资深审评专家李博士表示:“AI不是新药研发的‘辅助工具’,而是重构研发逻辑的‘核心引擎’。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让新药研发周期缩短至5年以内,成本降低至5亿美元以下,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创新药。”
挑战与展望:AI制药的“现实考题”
尽管前景广阔,腾迈医药与整个AI制药行业仍需应对多重挑战。在技术层面,AI模型的“可解释性”仍是痛点——模型能找到靶点、设计化合物,但难以清晰解释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这可能影响监管机构的审批决策;在数据层面,高质量临床数据的获取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仍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腾迈医药已采取针对性措施:与国内10余家三甲医院合作建立“AI研发数据联盟”,在合规前提下积累高质量数据;联合清华大学开发“AI模型可解释性模块”,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靶点与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为监管审批提供支撑。
结语:AI赋能,让新药研发“加速跑”
从字节跳动用AI重构视频创作,到腾迈医药以AI加速新药研发,技术创新正在不同领域创造价值。AI制药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资本提供新的投资方向,更在于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当研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更多针对罕见病、恶性肿瘤的创新药将加速问世。
腾迈医药的融资事件,标志着AI制药已从“实验室技术”走向“产业落地”的关键阶段。随着更多技术突破与资本加持,我们有理由期待,AI将彻底改变医药行业的创新逻辑,让“精准、高效、普惠”的新药研发成为现实。在这场关乎生命健康的技术革命中,腾迈医药们的探索,正为人类健康事业开辟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