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住宿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合规经营始终是企业不可触碰的“红线”。11月19日,据TechCrunch报道,专注于短租转租服务的初创公司Kiki已与纽约市相关监管部门达成和解,因违反纽约市短期租赁法规,需支付总计15.2万美元的罚款及整改费用。这一事件不仅让Kiki面临直接的经济损失,更暴露了共享住宿赛道中,初创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忽视地方监管要求的普遍风险,为行业敲响了合规经营的警钟。
违规细节曝光:Kiki触碰纽约短租法规“雷区”
纽约市作为全球共享住宿的热门市场,对短期租赁(通常指租期少于30天的住宿服务)设有严格的监管条例,而Kiki此次正是在多个核心合规要求上出现违规。据纽约市消费者和工人保护局(DCWP)披露的信息,Kiki的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未获取合法短租许可”。根据纽约市法规,任何用于短期租赁的住宅单元,必须先向DCWP申请并获得“短期租赁登记证”,且需在平台展示登记证编号,供租客和监管部门核查。但Kiki在运营过程中,未督促其平台上的转租房源获取该许可,甚至部分房源属于“禁止短租”的类型(如纽约市规定部分公寓楼禁止将单元用于短期租赁),仍被Kiki上线推广,累计涉及超200个违规房源。
其次是“隐瞒房源关键信息”。纽约市要求短租平台必须向租客清晰披露房源的实际地址、房东信息、紧急联系人及租赁条款(如取消政策、清洁费用明细)。但调查发现,Kiki为吸引租客,刻意模糊部分房源的具体位置(仅标注“曼哈顿核心区”等宽泛区域),且未明确告知租客部分房源存在“额外隐性收费”(如入住后收取高额押金、清洁费远超实际成本),导致多名租客投诉“信息欺诈”。
最后是“违反租客权益保护条款”。纽约市短租法规规定,平台需建立租客投诉快速响应机制,且在租客因房源问题(如卫生不达标、设施故障)要求退款时,需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但DCWP接到的投诉显示,Kiki对租客的合理诉求响应迟缓,部分退款申请拖延超2周,甚至出现“拒绝退还已确认的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取消订单费用”的情况,严重侵犯租客权益。
15.2万美元和解金背后:监管部门的“警示性处罚”
此次Kiki支付的15.2万美元和解金,并非简单的“罚款”,而是包含多个部分的综合性整改费用。其中,10万美元为直接罚款,针对其未获取许可、隐瞒信息等违规行为;3万美元用于建立“合规审查机制”,需Kiki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平台所有房源进行合规核查,并定期向DCWP提交报告;剩余2.2万美元则用于租客赔偿基金,专项用于补偿此前因Kiki违规行为遭受损失的租客。
纽约市DCWP负责人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对Kiki的处罚具有“警示意义”。“短期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平台、房东、租客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平台作为‘桥梁’,必须承担起合规审查的首要责任。”该负责人强调,近年来纽约市已加强对短租平台的监管力度,2025年以来已对5家违规平台采取处罚措施,累计罚款金额超80万美元,“我们希望通过严格执法,倒逼平台重视合规,保护租客权益和城市住房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Kiki并非首次收到违规警示。早在2025年3月,DCWP就曾因Kiki部分房源未公示许可信息,向其发出整改通知,但Kiki未及时完成全面核查与整改,最终导致违规问题扩大,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初期的侥幸心理,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这是所有初创企业都该吸取的教训。”行业合规专家马克·刘易斯评论道。
Kiki的困境:初创企业在合规与扩张间的失衡
作为一家成立仅2年的初创公司,Kiki主打“个人闲置房源转租”模式,即个人房东将闲置住宅通过Kiki平台转租给短期租客,平台从中收取15%-20%的服务佣金。凭借“低门槛入驻”“快速匹配租客”的特点,Kiki在成立初期快速吸引了大量个人房东,2025年上半年平台房源数量较去年增长120%,业务覆盖纽约、洛杉矶等多个美国城市。
但快速扩张的背后,是Kiki在合规体系建设上的滞后。据内部员工透露,Kiki的合规团队仅3人,且多为兼职人员,难以应对不同城市复杂的短租法规要求。“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公司更关注房源数量和租客增长,对合规审查的要求一再放宽,甚至默认部分房东‘先上线再补许可’。”该员工表示,此次纽约市的处罚,让Kiki不得不暂停纽约地区的部分业务,集中精力整改,预计将影响其2025年第四季度营收约30%。
Kiki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此次事件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失误”。“我们低估了地方监管法规的复杂性,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规审查流程,未来将投入更多资源组建专业合规团队,确保所有房源符合当地法规要求后再上线。”目前,Kiki已启动纽约地区房源的全面合规核查,预计2026年1月底前完成所有违规房源的整改或下架。
行业警示:共享住宿赛道,合规是“生存底线”
Kiki的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全球共享住宿行业因违规经营被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2025年5月,美国短租平台Vacasa因在芝加哥未按规定报备房源信息,被罚款7.5万美元;同年8月,英国平台Hostmaker因违反伦敦短租时长限制(伦敦部分区域规定每年短租不得超过90天),被要求支付5万美元罚款并下架超50个房源。
这些案例折射出共享住宿行业的共性问题:初创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更关注用户增长、市场扩张等“显性指标”,而忽视合规经营这一“隐性底线”。但随着全球各地对共享住宿的监管日趋严格,合规成本已成为企业必须纳入考量的重要支出。“以前可能是‘先发展再合规’,现在必须‘先合规再发展’,否则一旦被处罚,不仅损失资金,更会损害品牌信誉,失去用户信任。”马克·刘易斯分析道。
对共享住宿平台而言,做好合规经营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地域化合规体系”,针对不同城市的法规要求制定专属审查标准,如纽约的许可要求、伦敦的时长限制、东京的消防标准等;二是加强房东管理,将合规要求纳入房东入驻门槛,提供合规培训与指导,对违规房东采取限流、下架等措施;三是完善租客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快速投诉响应通道,确保租客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处理。
Kiki违规事件核心信息速览:
-
事件核心:Kiki因违反纽约市短期租赁法规,支付15.2万美元和解金(含罚款、整改费、租客赔偿);
-
违规行为:未获取短租许可、隐瞒房源关键信息、侵犯租客权益(拖延退款);
-
企业影响:暂停纽约部分业务,2025Q4营收预计降30%,启动全面合规整改;
-
行业启示:共享住宿平台需建立地域化合规体系,平衡扩张与合规,保护租客权益;
-
监管趋势:全球短租监管趋严,合规成本成企业必要支出,“先合规再发展”成行业共识。
结语:合规经营,才是共享住宿的“长期赛道”
Kiki因违规支付15.2万美元和解金的事件,为共享住宿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提升、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当下,“野蛮生长”的时代早已过去,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对初创企业而言,与其在违规后承担高昂的处罚成本,不如从一开始就将合规理念融入业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
未来,共享住宿行业的竞争,不仅是用户、房源、技术的竞争,更是合规能力的竞争。只有那些重视合规、尊重监管、保护用户权益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毕竟,对任何行业而言,合规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企业最坚实的“护城河”。